師者風範

條目集

標題 (dcterms:title)
師者風範
描述 (dcterms:description)
收錄戰前至戰後初期教師個人照及歷年全體教職員合照。

條目

進階搜尋
  • 戰前校長潘國渠
    潘國渠(1911—1999),又名潘受,福建南安人。潘受1930年19歲南渡新加坡,初任《叻報》編輯,1934年起執教於華僑中學、1935~1940任道南學校校長;1941年1月至6月任中華學校校長;1955至1960年出任南洋大學秘書長。 1937年任陳嘉庚成立的南洋華僑籌賑祖國難民總會主任秘書。武漢合唱團巡迴南洋演出時,曾寫《賣花詞》,由夏之秋譜曲,為抗日時期廣為傳唱的一首愛國歌曲。  潘國渠是詩人,著有《海外廬詩》、《雲南園詩集》及《潘受詩選》;他也是星馬先驅書法家,書法造詣極高,受到國內外文化界重視。1985年獲巴黎「法國藝術沙龍」金質獎;1986年獲新加坡政府文化獎章;1991年又獲法國國家藝術與文學勳章;1994年獲新加坡卓越功績勳章;1997年獲亞細安文化獎;1998年獲新加坡書法家協會榮譽獎章。 1972年本校慶祝創校60周年紀念編纂《中化六十年》特刊獲潘受校長贈翰墨題詞《芳菲一卷春風史》,為一件兼具歷史價值與藝術價值的文物。
  • 戰前校長黃芳奎
    黃芳奎(?—1983年6月),福建古田人,於1937年1月至1940年12月出任本校戰前中華學校第十九任校長。任內開辦高中(1940年),男女兼收。 來麻之前,黃芳奎曾任印尼蘇門答臘棉蘭神州學校校長及蘇東中學教師。1937年上任中華校長之初,創刊校報《麻中生活》,並發表〈本校前途之展望〉。他掌校的四年期間,正值籌賑抗日如火如荼之際,校內師生亦熱烈響應;部分激進學生更組織赤色學聯地下活動,挑戰親國民黨的董事和老師,校園內暗潮洶湧。 然而,在治校之餘,黃芳奎也積極投入麻坡社會,參與在地社團。1939年,他率兩校教師聯同其他學校教師倡創麻坡華校教師聯合會(即今麻坡華校教師會前身),並擔任首任主席。1938年柔佛文化人協會成立,他亦是理事之一。 黃芳奎於1940年12月呈辭,翌年受聘為文冬啟文學校校長。戰後,他在柔佛永平參與華社華團重建與復興,曾擔任福州會館會長、中華公會會長及顧問、華校督學等職。1948年赴新加坡任中正中學教務主任。1952年接任昔加末華僑中小學(今昔華)校長並撰寫了該校校歌歌詞。 黃芳奎後來又赴新加坡,先後任教於華僑中學及中正中學。1961年受聘為中正中學校長至1967年退休。他亦曾任新加坡華校教師總會暨職工會副理事長。1968年獲新加坡總統頒發長期服務獎。 參考資料: 1.本校檔案 2.南洋商報 3.網站<大衛隨想錄> http://www.davidcaprice.com/tag/zhangnianyi/ 4.昔加末昔華小學網站https://seghwasegamat.gbs2u.com/bd/index3.asp?userid=90525380&idno=8
  • 戰前校長李超群
    李超羣,廣東台山人,於1936年7月至1938年12月間任化南女校第十任校長。任內化南女校成立女子童軍團,創馬來亞之先例。 李超羣畢業於上海復旦大學教育系,來麻前曾任教於新加坡靜芳女校並曾代理校長職(1935年)。 抗日期間,李超羣亦任麻華籌賑會婦女部主席。她是本校首任董事長陳時試之夫人。 參考資料: 1. 本校檔案 2. 南洋商報
  • 戰前校長徐天偉
    徐天偉,江蘇人。中華學校第第十八任校長(1936年1月至12月)。 徐天偉畢業於上海法科大學,歷任江蘇武進第一高級小學校長、常州中學教師、新加坡振群學校及南英學校校長。 參考資料: 1. 本校檔案 2. 南洋商報
  • 戰前校長任序
    任序(?~1983)原名秩安,字必壽,湖南常德市桃源縣。武昌師大畢業。據《新國民日報》記錄,任序於1932年陳兆魁校長任內即在中華學校執教,並經常擔任各類比賽評審。1935年在林彬卿短暫代理校長職後接任為中華學校校長。 任序在1925年參加中國共產黨,曾任全國總工會農工通訊社主任、湖北省黨部宣傳部幹事兼武昌傳所秘書;當時全國總工會的秘書長即劉少奇。革命失敗後,任序轉入地下活動先到湘西常德一帶進行遊擊活動,後來輾轉到上海繼續地下活動,此時方易名任序。  1930年參加「二七大罷工」示威遊行被捕入獄,後來經同黨營救出獄,避難到南洋從事教育工作。1932年到麻坡任教於中華學校,1935年任中華學校校長,一年後卸任校長職。任序在麻坡任教期間與趙佩芳結褵,於1933年生下長子任覺,1935年次子任謀誕生。任序何時離開麻坡無從考據,唯知他後來為躲避日本追殺而從馬來亞逃到印尼邦加,1940年再遷到椰加達任教於當地中華中學。 1960年舉家回中國,翌年6月被安置在北京市文史研究館任館員。當時有人曾認為他僅獲分配任職小文員是大才小用,替他打報不平,但任序卻很知足,欣然接受領導的安排。長子任覺聰明好學,在印尼中華中學畢業後考上印尼大學醫學系,就讀一年後回中國考上北京大學化學系,以優異成績畢業後留校任教成為傑出教師。1967年為支援內地建設被調至貴陽中國科學院地球化學研究所。1971年遭四人邦迫害致死。 1983年11月25日任序在廣州逝世。六年後夫子逝世,子女按其遺願將二人骨灰撒入大海。
  • 譯雲山
    譚雲山(1898~1983)湖南省茶陵縣下東長樂人。畢業於湖南長沙師範學校,和毛澤東是同學。1924年南來任教於新加坡工商補習學校。1926年中華學校中三級主任鄭紹崖應聘於檳城《光華日報》,10月,方之棟校長邀請譚雲山前來接任其留下之空缺。譚雲山在中華學校任教期間,曾擔任小青年會出版股指導,指導學生出版《新月》。 譚雲山也是星馬華文文學先驅人物之一。在星馬任教期間,他曾在《叻報》創辦文藝副刊《星光》;後又與同樣曾任教中華學校的張登三創辦《新國民日報》文藝副刊《沙漠田》。 1927年7月,方之棟校長邀請印度詩聖泰戈爾蒞臨蔴坡參訪中華學校,並在新民舞台發表演說。泰戈爾與譚雲山一見如故,成忘年之交。翌年,泰戈爾邀請譚雲山赴印度國際大學執教,並擔任中國學院院長。 譚雲山在印度國際大學潛心研究印度文化、佛學及國際關係,畢生致力於推動中印兩國在文化、政治上的交流,成為二十世紀上半葉中印關係的關鍵人物,亦被稱為“現代玄奘”。
  • 戰前校長文曼魂
    文曼魂(1908—1987年12月7日),曾三度出任化南女校校長:第六任(1932年1月至12月)、第八任(1935年1月至12月)及第十一任(1939年1月至1941年6月)。 文曼魂出生於湖南醴陵,14歲逃婚離家,先到長沙稻田女子師範學校,後入武昌中央軍校步兵科女生隊學習,參加了北伐戰爭和「八·一」南昌起義。起義失敗後,她轉來上海、杭州等地從事地下革命工作。後來進入上海新華藝專就讀。1930年畢業後南來,先後在新加坡及馬六甲執教;於1932至1941年間三度出任化南女中校長共9年;戰後續為中化教師。1951年返回中國在蕙蘭中學(後併為杭州市第二中學)任教至退休。1961年她被推薦為第一屆杭州市僑聯主席,後來被推選為全國僑聯委員、浙江省僑聯副主席、浙江省人大代表、杭州市政協常委等職。1974年退休後隨丈夫遷居南京。 參考資料: 1.本校檔案 2.網路文章〈懷念歸僑翹楚文曼魂老師〉         http://www.hzsqlxxw.org/qywh/gqqh/201005/t20100521_74428.html
  • 戰前校長陳兆魁
    陳兆魁於1932年1月至1933年12月期間擔任中華學校校長,從《新國民日報》的剪報中看出中華學校在這兩年內活動多元活潑,活動類型從靜態到動態均具,校務亦屢創新猶,校園呈現一片朝氣蓬勃。陳兆魁除了提倡學習國際中立語,創立世界語研究社,還不時親自領軍,帶領師生騎腳車到各地旅遊或賽球。1932年4月,在中華校刊《新月》停刊數年後,陳兆魁校長任內創刊《麻中校刊》。1933年華化南兩校學生參加農藝展,取得優異的成績。麻坡精武體育會也是在陳兆魁積極倡議奔走下成立。這名文武雙全的校長有著傳奇的一生。   陳兆魁又名陳林,廣東東莞人,出生年份不詳,廣東大學(中山大學前身)畢業後任教於東莞中學。他先後加入國民黨及中國共產黨,具雙重黨籍。陳兆魁關心社會時事,尤對勞動階級的大眾更為關注,乃投身工人運動,領導工人農民爭取改善生活條件。1925年國民黨東莞支部改組,陳兆魁被舉為縣黨部執行委員及工人部長,他以雙重黨籍身份落實國共合作,建立統一戰線,推動東莞工農民革命運動發展。1926年6月,中共東莞地方委員會成立,陳兆魁當選為工運委員。 自1925年至1927年間,陳兆魁數度領導各行各業工人和資本家抗爭,爭取合理的待遇,他也積極推動各界籌組工會,計組織了近百個基層工會。此外,他更組織青年工人協會,結合力量與國民黨「極右派」對抗。 1927年4月,蔣介石發動「清黨」及反共政變,在廣州四處搜捕共產黨人和革命群眾,白色恐怖籠罩全省各地。在蔣介石迅雷式地清剿下,東莞地委轉入地下活動後數度改組,陳兆魁均被舉為委員負責武裝工作,除了繕寫文案,散發傳單宣傳革命外,尚主抓全省武裝鬥爭,發動群眾運動,破壞鐵軌等。12月陳兆魁意識到大勢已去,乃南逃到新加坡,輾轉到中華學校任校長。 1945年戰爭結束,陳兆魁返回廣東,連連厄運卻圍繞著他,一直到他逝世。一開始,他在廣州東莞同鄉會任文員,為了維持一家六口的生計,他兼任多家報館編輯。1950年,經濟不景讓他失去了工作,他於是改當教員。1966年文革暴發,命運更把他推入絕望的深淵。1968年陳兆魁和兒子分別被扣上「歷史反革命」及「壞分子」的帽子被下放勞動改造。一年後,兒子陳達被調到外地,留下陳兆魁一人被安排在一間破舊的小屋過著困窘的生活,當時對門住著一位生活無法自理的盲眼老太太。仁愛為懷的陳兆魁雖身處逆境中,仍經常給予老太太協助。 1974年嚴冬的一個晚上,70多歲的陳兆魁在那間破屋裡靜靜地嚥下了最後一口氣。生產大隊派人把他的屍體用草蓆包裹,抬到村東紅粉嶺的小山崗上埋葬。 1978年中共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陳兆魁得到平反。
  • 戰前校長李佩光
    李佩光,湖南人,1928年畢業於燕京大學教育學系,化南女校第四任校長(1930年1月至1930年10月)。
  • 潮州學堂塾師廖天益牧師
    據本校校史記載,在中華學校成立前,蔴坡各幫人士為了子女教育,各別設立了三間私塾聘請鄉賢負責以方言教學——永春私塾、泉廈私塾及潮州學堂。其中,潮州學堂由教會傳道牧師負責,塾師有黃若時(黃岳霖)先生及廖天益牧師。 廖天益(?~1941年11月8日),廣東潮安楓溪鄉人。少時曾在汕頭礜石教會學校求學,受基督教義影響。南來新加坡後從事商業。1891年棄商投身教會工作.1892年與黃若時曾受星洲長老教會閣約翰委派來蔴坡協助佈道工作。 1904年調任來蔴坡工作,佈道之餘,也從事教育。他也熱衷結交馬來同胞,學習馬來語,並曾編寫馬來語初階一冊供同僑參照學習。1909年調返新加坡,1912年復辦停課多時的馬車路尾義學。 1917年復調任蔴坡,1938年,南洋馬來亞中華基督教長老大會在蔴坡舉行,同時慶賀廖天益服務教會五十周年。1941年11月8日逝世。 參考資料: 1.陳文光,〈廖天益牧師傳〉,收錄於賀友三、慕樂真、享約翰編《基督教星馬長老大會設教九十周年成立大會七十周年紀念刊》,1971,基督教星馬長老大會。 2.《南洋商報》
  • 化南女校代理校長車德源牧師
    車德源牧師(1880~1933年8月12日),號淵鑑,福建思明鼓浪嶼人。其外祖父年輕時曾遠渡美國,在當地皈依基督,返中國後引導家眷信教。 車德源少時曾肄業於鼓浪嶼尋源中學,16歲時南來新加坡訪父,曾短暫在印字館工作。因其個性開朗,擅交際,結交馬來少年,學習馬來語。他也在此時結識與孫中山過從甚密的鄭廷聘牧師,並與弟弟車德明同在翠蘭亭接受鄭廷聘施洗。過後遊歷巴生、吉隆坡至檳城。 1902年,返回廈門進入聖道大學就讀。結業後在廈門從事傳道及教學工作。1905年曾任尋源書院代理校長一年。 1916年為鷺江幼稚園募捐再度南來新加坡,經鄭廷聘介紹來到蔴坡擔任中華基督教堂傳道之職。車德源將外祖母及家人接來蔴坡,專心矢志佈道及教會事務。1917年9月,二馬路中華基督教堂落成,1920年成為牧師。 車德源除了主政教會事務外亦投入教育及社會公益。他曾任中華化南兩校董事及監察。1918年10月24日,化南女校初創,首任校長周美玉未能及時前來上任,車德源即代掌校務至翌年周校長蒞臨。他於1923年倡創合心路(Jalan Hashim)中華基督學校,並於1926年分設女校及幼稚園於文打煙路。 此外,他擅長音樂,於1920年代在蔴坡組織會友音樂團,親自苦心教導;學校成立後先後組織軍笛隊、口琴隊、銅樂隊、女絃樂隊等,是本坡音樂教育先驅人物,為早期的蔴坡注入藝術品味。 1929年因勞成疾,請假返廈門休養。然他卻衣帶不解,在中國除了赴南京參加孫中山的奉安大典,亦遊歷各地考察教會狀況。翌年返蔴,更是對中華基督教會會務大加發展,終至病情加劇,於1933年8月12日病逝,得年53。 參考資料: 1.蔴坡中華基督教會,〈車德源牧師傳〉,收錄於賀友三、慕樂真、享約翰編《基督教星馬長老大會設教九十周年成立大會七十周年紀念刊》,1971,基督教星馬長老大會。 2.《南洋商報》
  • 戰前校長鄭天成
    亦作鄭添成(1900~1951年4月18日),福建永春人。本校戰前中華學校首屆高小畢業生(1915),同屆畢業者有鄭明月和李振濟。鄭天成中華學校畢業後負笈中國,在上海復旦大學取得理科學士學位,嗣後留學日本。南返後任教於中華學校,致力於教育事業。課餘潛心研究科學,尤其對化學極感興趣,後開創天成化學工業研究社於合心路(Jalan Hashim),最先是製造肥皂,陸續生產各類日常用品。 1926年,鄭天成協同劉貝錦赴中國上海及蘇杭等地考察。 鄭天成曾任巫羅加什(Buloh Kasap)中華學校校長,亦曾二度出任本校校長。1929年,甫上任三個月的林祖培受福建省長電召返回中國出任永春縣長,繼任者為林子堅校長。詎料,林子堅校長於8月解職,董事會推舉校友鄭天成接掌,成為首位在地出生的校長。鄭天成首任任期至1932年由陳兆魁校長接任。1933年杪,陳兆魁校長返廣東東莞省親,因母病重未按時返校,鄭天成於1934年1月再暫代校長一職至6年聘得何介夫接任。 卸下校長職後,鄭天成專心於研發與生產各類產品。 1935年在吉隆坡舉行的馬來亞農業展覽會中,其生產的肥皂、美髮膏、椰油花生油等均獲獎。同年10月,參加新加坡國貨展覽,產品種類繁多,計分為數化妝品、肥皂類、飲食類、調味料、醫藥五大類。據《南洋商報》載,鄭天成個性篤實忠厚,當時有盛行的化學生油實乃其所發明,授權某廠生產,詎料連基本酬勞都被吞蝕。而他卻未嘗計較。 抗日籌賑期間,鄭天成積極投入籌賑與宣導工作,也熱心贊助中國各項事業,1935年獲中華民國政府頒授褒狀及獎章。日據期間,他化身賣椰糖小販逃過日軍檢證。戰後,他參與殉難僑胞之調查與安葬事宜。1947年受廣東省政府委任為參議員。 鄭天成為中學校首批學生之一,天資聰穎,後來又任教於中華學校並二度擔任校長,對本校之沿革自然了若指掌。他於1947年4月1日中華學校三十一周年紀念之際在《南洋商報》發表的〈校史〉詳實紀敘中華學校創校之初情景,也是目前本校能找到的最早的校史。 1951年,鄭天成因積勞成疾於4月18日病逝。 參考資料: 1. 《南洋商報》1935年10月5日〈新加坡國貨展覽今日開幕 蔴坡天成化學工業社決定參加展覽〉 2. 《南洋商報》1951年4月23日〈蔴坡前中華中學校長鄭天成身後蕭條〉
  • 戰前校長朱亞照
    江蘇蘇州吳江人,畢業於上海龍門師範學校。於1928年1月至1929年12月任化南女校校長,任內化南女校開辦初中。離開化南後到馬六甲任培德學校校長。1937年參與創辦馬六甲雞場街公立四維女校並擔任首任校長。抗日期間積極投身馬六甲區籌賑與公益活動。日軍入侵馬來亞,曾避居沈慕羽寓所,組織甲華教師戰時工作團。馬六甲淪陷後,原擬逃往星洲,並曾言將“固守此最後陣地,苟星島不守,惟投身新嘉坡河,絕不受辱於獸軍”。詎料交通阻斷,惟隱匿於馬六甲郊外峇接山林。未幾,憂憤成疾,自知無以逃脫日軍魔爪,不願在鐵蹄下過活,不服藥石,終與世長辭。 參考資料: 1.《南洋商報》 2.沈慕羽,〈憶良師朱亞照先生——馬華婦女教育界的英傑〉引言,《南洋商報》1947年8月10日。
  • 戰前校長林子堅
    福建永春人,畢業於上海美術專科學校。於1929年4月至8月任中華學校校長。
  • 戰前校長洪斌
    洪斌,又名洪香遠,湖南長沙人,於1923年至1927年間出任化南女校第二任校長。受聘於化南之前曾在吉隆坡、古毛、巴生等地執教。雖然洪斌在化南的任期至1927年杪,唯1928年的報導顯示她仍在麻坡,活躍於籌賑活動。1932年,洪斌在新加坡武吉巴稜獨力創辦坤維女校。然而翌年,坤維女校後因經費短絀而告停辦,洪斌遠赴英倫深造。洪斌亦關注婦女之處境及權益,嘗在新加坡南國雜誌社發刊之《南國》半月刊撰寫文章探討相關議題。 洪斌任期內,化南女校校務發展相較中華學校,可謂不遑多讓。據報導,洪斌視事不過數個月,學生在文藝方面便取得亮眼成績,作品頻頻發表於報章。數年之內年,女童就學者紛至沓來,化南學生人數由一百而二百,由二百而三百。1926年,因高小畢業生日眾,在洪斌獻議下,化南女校於當年下學期開辦師範班,讓有志女青年,得有升學機會。另一方面,學生人數激增,狹小的校舍已不敷容納,董事會於1925年4月會議通過購地建校;翌年10月發表《麻坡化南女學校開遊藝會籌款建築校舍宣言》,籌款興建新校舍。 在師資招聘方面,1926年9月21日《英屬麻坡化南女校近聞》一文中載「……向國內添聘汪嚴洪陸四女士,擔任各種教科。聞汪嚴二女士系江蘇第一女子師範畢業,洪女士繫上海愛國女學校畢業,陸女士系浙江省立第一女子師範畢業……。」而1926年3月19日《化南女校大刷新》中則具體記載所聘教師如下: 陳敬之:畢業於上海國民大學 程 藹:畢業於上海兩江女體師 莊 鵬:畢業於上海樂益中學 莫達明:畢業於廣東女子師範學校 參考資料: 1.《新國民日報》 2.《南洋商報》
  • 戰前校長林祖培
    林祖培(1903年5月6日~1961年9月22日),原名縉紳,字有衿,號謫君,又號西河氏,福建蓬壺鄉美中村人。幼時隨父至廈門,曾就讀於桃源學校及省立十三中。1920年考入交通大學學習鐵路工程,翌年轉入張伯苓創辦的南開大學,主攻生物學,兼修中國文、日語及英語。1926年大學畢業回鄉永春擔任潤中公學校長。1927年2月南來受聘於安順中華學校 ,1928年被延攬來蔴坡任教於本校。 1928年杪,方之棟呈辭,舉林祖培接任校長職,惟林祖培於翌年接任校長二個月餘,即收到福建省省主席方聲濤徵召返鄉受委為永春縣縣長,僅任本校校長三個月。1930年,林祖培因對抗軍閥陳國輝向福建省求援未遂,憤而辭職赴廈門同文學校重執教鞭。 1931年,林祖培在廈門結識印尼華僑尤揚祖,受其力邀二度南渡到印尼蘇拉威西萬雅佬任當地中華學校校長。1937年,辭職返鄉省親。“七七事變”爆發,他隻身往滬寧等地觀察,卻遇“八一三”戰事,返鄉道路受阻,取道香港而三度南渡。此次南來,他先受印尼三寶壠中華學校之聘,後來又轉往巴達維亞(今雅加達),擔任福建會館學校校長。他隨後接家眷定居雅加達。 1942年日軍占領印尼後,林祖培被捕,先後關押在雅加達以東的西蘭及萬隆芝馬墟集中營長達三年。戰後,林祖培棄教從商,與胞弟林炎培創立三美公司經營布匹生意,並擔任當地中華商會理事。 1961年9月22日往沙巴亞庇堪察種植業時不幸病逝。 參考資料: 1. 林衛國《記我的大伯父林祖培》(2018),山西省歸國華僑聯合會網站。http://www.shanxiql.com/qjfc/qbxs/6c467333be60c437df1ea5748133db12.html 2. 《泉州巿名人:林祖培》,取自網站https://www.hongsegushi.com/fujian/44534.html 3. 本校戰前校報《新月》 4. 《南洋商報》
  • 戰前化南首任校長周美玉
    周美玉,潮州人。化南女校於1918年10月24日開課,由於校長尚未能及時蒞任,暫由長老教會車德源牧師負責。周美玉校長於翌年1月到校視事。
  • 戰前校長李適生
    李適生(1895年10月11日-1978年7月21日),原名李慶麐,安徽和縣人。 李適生畢業於南京金陵大學,1919年五四運動中被南京學生聯合會推舉為評議部部長。1926年南來,翌年受方之棟校長之邀任教中華學校,並指導小青年會出版校刊《新月》。1927年7月,印度詩聖泰戈爾訪麻坡在新民舞台發表演說,由李適生擔任翻譯,英文水平讓英殖民官員讚賞不已。同年11月,接任中華學校校長。唯李適生僅任校長八個月,即於1928年6月 離開麻坡回中國任安徽省立第四中學校長。 1929年負笈美國,進入伊利諾伊大學農學院,學習土地經濟學及農業經濟學,先獲碩士學位,1933年獲得博士學位。 1933年初,李適生返回中國,在南開大學任教。1935年,任中國國民黨中央黨部土地專門委員會委員。1936年,任中央政治學校地政學院教授。1939年,任國防最高委員會財政專門委員會委員。1940年,任國民政府內政部地政司司長。1941年,兼任地價申報處處長,另外兼任朝陽學院教授。1942年,任國民政府立法院第四屆立法委員。1943年,兼任國立中央大學農經系教授。1945年,獲聘兼任國民政府農林部農業經濟研究所所長。1947年,出席日內瓦國際勞工會議及英國召開的戰後第一次農經學人會議。   中國大陸政權轉移前夕,李適生赴台灣,繼續擔任立法委員,兼任台灣省立農學院農經系教授。1955年,到芬蘭出席農經學人會議。1957年7月,創辦台灣省立農學院農經研究所,並任所長。1969年,辭去該研究所所長職務。 1978年7月21日,李適生病逝。 參考資料: 1.本校檔案 2.本校戰前校報《新月》 3.維基百科 4.《新國民日報》
  • 戰前校長方之棟
    方之棟(1895~1942),廣東普寧洪陽鎮古份村人。據黃強將軍《馬來鴻雪錄》(1930)載,方氏為北大畢業生;但《新加坡普寧會館捌週年紀念特刊》(1949)則稱他畢業自北平朝陽大學。方之棟及其昆仲均為戰前南洋知名政治及文化名人。方之棟母親莊太夫人之墓坐落在新加坡咖啡山,其碑文由林森所題;方氏家族與同盟會及國民政府的關係可見一斑。墓碑上兒子姓名顯示方之棟排行第三,上有哥哥少石及南岡,下有弟弟懷南及之楨。方少石曾任職《新國民日報》,惜英年早逝。方南岡(方次石)是革命烈士,曾奉孫中山之命策劃潮洲起義;南度後任檳城《光華日報》主筆,揭發袁世凱惡行,後赴港澳組織討伐袁世凱行動行跡敗露而殉難。方懷南是陳嘉庚所創《南洋商報》首任主編(1923),後倡組《民國日報》(1930);同時也是棉蘭中國國民黨分部評議部書記。方之楨則任國民政府僑務委員會會員,曾聲援「反荷運動」,1930年遭海峽殖民地總督金文泰驅逐出境。 方之棟曾兩度擔任中華學校校長。1924年1月,方之棟受聘為中華學校第七任校長,任期至1927年10月,隨後由李適生接掌。惜李適生上任僅8個月即被招返梓鄉安徽省第四中學掌校;方之棟復於1928年7月至12月重掌中華學校。據1920年6月14日《益群報》載,方之棟最初原受聘於該社擔任撰述,然抵達後適逢加影育華學校校長一職空懸,急需人才瓜代,該社咸認教育方為根本救亡之計,忍痛割愛,從此也啟動他一生矢志奉獻南洋教育。方之棟卸下本校校長職後曾短暫任峇株巴轄愛群學校校長,後返回南京。1933年受聘赴仰光任《興商報》總編輯,1934年再到峇株巴轄擔任正修學校校長一直到星馬淪陷。1942年2月,方之棟在新加坡難逃大檢證遭日軍殘酷殺害,終年47歲。 方之棟掌中華學校期間教在校政上屢創新猶,辦學績效卓著。茲歸納如下: 一、開辦初中,啟南馬華校先河 1920年代,南洋華文學校設立初中尚未普及,高小畢業生欲升學者無不得背景離鄉,甚至遠度重洋負笈中國。1924年7月,中華學校開辦初中,成為當時南馬唯一華文中學,除了收容本地高小畢業生外,北至南邏,南至印尼邦加等地,負笈來此就學者絡繹不絕。 二、延攬名師,營造優良學風 為了提升教育水平及因應開辦初中後的師資需求,方之棟積極向中國招攬優秀師資。據中華學校校報《新月》及《新國民日報》、《南洋商報》報導中所能找到的記錄,方校長任內招聘之教師均為學有專長的有識之士,當中不乏日後成為大師或名人者。茲列舉如下: 譚雲山:湖南第一師範學校畢業;創辨《叻報》文藝副刊《星光》及《新國民日報》文藝副刊《沙漠田》;1928年受泰戈爾之邀赴印度國際大學任教並創辦中國學院;成為赫赫有名的哲學家、國際關係學者。 鄭紹崖:留學日本主修社會科學;《仰光日報》記者;離開中華學校先後任《光華日報》、《星洲日報》記者、《馬華日報》編輯主任;曾任新加坡南洋女中義務教員;日據前任印尼蘇東中學教員、校長。 李適生:南京金陵大學畢業;歷任安徽四中及六中教務主任、英文教師;曾任江蘇第八師範學校英文主任;南京鐘英中學英文教員;離開中華學校後任安徽四中校長;負笈美國伊利諾大學取得農業經濟學博士;出任國民政府土地、農經各部門官職及立法委員;赴台後續任立法委員,並創立台灣省立農學院農經研究所。 張伯河:上海藝術專科學院畢業;曾任普寧二中教員;任中華學校藝術主任;後任教新加坡端蒙學校;參與組織南星美術研究會和中華美術研究會;為星馬先驅畫家之一。 方思連:上海藝術專科學院畢業;歷任汕頭職業學校及華英中學教員、震東中學創辦人;新加坡端蒙分校校長;後任峇株巴轄正修學校校長。 孫留生:南京東南大學高等師範學校國文史地部畢業;曾任汕頭角石中學文科主任。 牛巨川:山西大學理科學士 張登三:曾任新加坡養正學校教員;偕同譚雲山等創辦《新國民日報》文藝副刊《沙漠田》。 智鏡如、林天恩:金陵大學文科學士。 由此可見方之棟掌校期間,中華學校師資陣容鼎盛,人才濟濟。據《南洋商報》載,當時新加坡華僑中學部分學生慕名轉學進入本校就讀。 三、創刊《新月》,推動文藝創作 師資素質之良窳決定教育之成敗與品質。中華學校有著上述優秀教師隊伍,校園學習風氣和學生精神面猊自然大大提升。方之棟極積推動成立小青年自治會,培養學生自治自學,同時創刊校報《新月》刊於《新國民日報》。除此之外,在良師指導下,學生文藝創作蔚成風氣,時有作品見於《南洋商報》,而畢業生後更組織創刊《南華週報》刊於《新國民日報》。 參考資料: 1.本校戰前校刊《新月》 2.新加坡普甯會館捌週年紀念特刊(1949) 3.黃強《馬來鴻雪錄》(1930) 4.網頁“咖啡山文史研究—武吉布朗墓碑”—〈革命烈士方次石之母〉 5.《新國民日報》、《益群報》、《南洋商報》 6.百度百科〈方次石〉
  • 戰前首任校長饒藝農
    原名思添,又名怡生,字惜華,號惜花廬主,廣東大埔三河鎮匯城村人。1909年加入同盟會,從事革命。廿餘歲南渡抵星洲,最初任教於由茶陽會館倡辦的啟發學校。1912年,我中華學校初創,受聘為首任校長。長校期間亦積極參與啟智書報社,與教師劉子襄均為啟智書報社參議員。在同盟會人因討袁失敗而南逃時曾奔走接濟。 1915年6月,饒藝農受邀返中國追隨孫中山二討伐袁世凱,曾題〈黃花崗烈士碑詩〉。饒藝農深獲鄒魯器重,1916年獲孫中山頒予三等嘉禾勛章。1923年任大元帥府參謀,後任國民黨中央直轄滇軍第三軍第二獨立旅少將旅長。軍閥混戰期間,遠避南洋從事教育醫療事業。 饒藝農再度南來,寓居森美蘭,曾任淡邉公立育英學校校長。位於芙蓉建於1925年的茶陽會館門上之牌匾即由饒藝農所題。 1928年受巴達維亞(今雅加達)《全民日報》之聘赴印尼。後移居東爪哇,懸壺濟世,經常往來於泗水與任抹。1940年,任中央國醫館駐荷屬泗水館醫,也擔任泗水醫葯促進會會長及中醫公會主席。編著有《中醫滙刊》一書。“七七事件”發生後,泗水中醫公會積極展開籌款及籌集醫療物資賑濟中國抗日。為推行籌賑,中醫公會在位於望加蘭會址門口設立了“自由捐”大箱子,饒藝農在箱子上題寫嵌字聯“自古有雲為善最樂,由人所出積少成多”。1942年3月,日軍占領爪哇,饒藝農等人遂被捕,在集中營中渡過了三年。據陳奮澄所著《南冠百感錄》(1948,台北)中記載,儘管備受折磨,泗水國醫兼詩人饒怡生處之泰然,他在獄中和戰友吟詩唱和並醫治難友,他曾唱聞歸感賦一律,和者達40餘人,彼此共勉,警惕不受誘變。和平後,饒藝農在泗水繼續行醫。1967年2月逝世泗水甲巴山,享年80歲。 饒藝農亦長於詩文,在印尼期間經常在報章發表舊體詩,李慶元著《馬來亞華人舊體詩演進史》一書即選錄他的詩作。他的遺著有《南冠劫後集》、《惜花詩集》、《惜花廬主唱酬集》等。在《南洋商報》亦能找到他的幾首詩。饒藝農育有四子,饒勉吉(饒襄才)戰前曾任職《總滙報》,戰後則曾任《星洲日報》記者及編輯。饒力吉亦為新加坡文化界人士,曾在新加坡百勝樓經營今古書畫店數十年(於2019年歇業)。 參考資料: 1.台灣大陸同鄉會文獻數據庫〈饒怡生先生傳略〉 2.網頁〈大埔縣人物〉 3.網頁文章〈抗日戰爭時期的印尼泗水華僑中醫〉 4.李凌千〈中華學校首任校長饒藝農和他的後人〉收錄於《中化歷長河》上冊 5.《益群報》、《南洋商報》、《星洲日報》 6.《梅州將軍錄》(2013),梅州市政協文化和文史資料委員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