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者風範

條目集

標題 (dcterms:title)
師者風範
描述 (dcterms:description)
收錄戰前至戰後初期教師個人照及歷年全體教職員合照。

條目

進階搜尋
  • 劉桑楚
    劉桑楚(1911—1993),又名劉長子,本校復校至1960年代體育主任,也是本校創校先賢劉應謫之子。劉桑楚是1927年中華學校初中第一屆畢業生,他於初中畢業後赴中國上海就讀江灣立達學園高中部。高中甫畢業,即因淞滬戰爭而放棄繼續深造,返回麻坡在中華學校執教。 戰後,劉桑楚參與校友復校工作,並於復校後擔任體育主任、柔佛華校師訓班體育講師。1968年退休。劉桑楚畢生致力推廣體育活動,尤其是籃球運動,對本校乃至本地區的運動發展貢獻良多。 參考資料: 1.本校檔案<一九五一年中化中學教職員履歷表> 2.《中化六十年》,1972。
  • 羅微光
    羅微光(1916年6月12日—1987年6月4日),原名羅煥端,本校復校第八任校長(1970年—1979年),也是本校先賢羅美東之子。羅煥端於1931年中華學校初中第二屆畢業後赴中國升高中,嗣後進入武漢大學修讀物理學。1943年考入武漢大學研究所,師從中國物理學家江仁壽,研究金屬彈性變形的溫度效應。 羅微光在中國曾任四川凌雲中學數理化教員、廣州國立中山大學理學院物理系講師。他於戰後南返,1948年8月開始任教於本校,擔任教務主任九年及高中部教員。1958年至1961年受聘於峇株吧轄華仁中學,1962年重返中化母校執教。 1962年,本校因堅決拒絕改制而成華文獨立中學,爾後十年,本校面對各種嚴峻的考驗,學生人數亦滑落至1968年的最低點;1968及1969年更是歷經重重危機。1969年杪,翟文智校長去職,羅微光校長在谷底接過棒子,成為中化中學第八任校長。面對華文教育的低迷時期,羅微光校長一上任即提出“入學寬,出學嚴”的辦學原則,廣招學生的同時,確保教學水平與學生素質。嗣後幾年,中化也隨著全國掀起的獨中復興運動,學生人數逐年回升。 縱觀羅微光校長十年任期內的辦學措施主要反映在兩方面:(一)推動課外活動;(二)課程的多元實驗。 在課外活動方面,為了促進學生的身心兩全,羅校長全面推動課外活動及文娛會,多個學會團體乃於1970年代間或成立,或振興。與此同時,每周周會也從演說、辯論、常識問答等學藝比賽及小型表演拓展為大規模的戲劇、舞蹈、樂器演奏等文娯表演。校園生活繽紛多彩! 在課程方面,落實延宕多年的高中文理分科、初中增設工藝及家政課、高中英語會話、英文書信、打字、珠算、室內設計、國文地理……。董事會也因應課程改革的需求,增建視聽教育館和工藝家政教室。本校在這段期間,在課程上進行多項實驗及改革,注入新的元素,有者曇花一現,有者保留至今。 參考資料: 1. 羅微光,〈掌校三年概況〉,收綠於《中化六十年》,1972。 2. 本校校史 3. 本校剪報
  • 易傑(易南英)
    易傑(1896~?),字南英,湖南醴陵人。少時就讀於長沙衡粹女子職業學校,攻刺繡。畢業後曾在母校及長沙縣立女子中學任教。1918年,22歲的易傑隻身經上海南來,初受聘於吉隆坡坤成女校美術專修科圖工刺繡教員。1921年她改任馬六甲培德女校教員,三年後到麻坡任教於化南女校,時化南校長為洪斌。1928年受新加坡南洋女校校長劉韻仙之邀赴星執教。1932年,她返中國省親再度南來,從此定居麻坡,任教於本校直至退休。 易傑的湘繡技藝精湛,無論抗戰期間的籌賑藝術展或是校初期籌募建校基金義展,易傑的湘繡和陳人浩校長的書畫都成為會場亮點。 易傑宅心仁厚,關愛學生,任教期間將她的大半收入用以資助貧苦學生,作升學之用。1955年,時任麻坡華校教會主席,也是本校校長陳人浩倡議為服務教育四十年的易傑老師籌募「易傑助學基金」以表掦她對教育的貢獻,但為她所婉拒。1956年杪,易傑呈辭,10月,中化學生在慶祝教師節聯歡會上贈易傑老師一面綉有「中華教化化南邦」的旗幟以示對老師多年無私付出的感恩。董事會感念易傑老師的奉獻特通過設立養老金每月四百二十元奉養兩袖清風的易傑,然她於翌年毅然決定告別南洋,北歸中國。 參考資料: 1. 本校檔案<一九五一年中化中學教職員履歷表> 2. 陳永仁,向易傑先生致敬,南洋商報,1957年1月11日。 3. 南洋商報1955年10月25日,服務蔴坡教界四十年的易傑女士訪問記。 4. 嘯軍(周祖慶),盡瘁教育四十年的易傑女士——並向華校董事會提供一點意見,1956年10月25日。 5. 南洋商報1956年11月11日,蔴坡中化董事會議决易南英老師養老金每月四百廿元。
  • 陳應時
    陳應時(1903~1968.07.11),海南文昌人。上海持志大學法學士,歷任巴生中華中學教員、吉蘭丹中華中學及星洲育英中學教務主任、峇株吧轄華僑中學訓導主任。陳應時老師分別於1946年7月至1948年10月及1955年1月至1956年12月兩度在中化任教。從中化離職後赴新加坡任教於中正中學至逝世。吉蘭丹中華學校校歌亦由陳應時填詞。
  • 戴國水
    戴國水(1914~1948),福建思明人,為中華學校初中第二屆畢業生(1931年)。據陳人浩校長《民卅五年教職員》紀錄,戴國水通過函授方式取得美國紐約音樂學院學位,自1932年開始歷任中華學校音樂教師及主任。他於1947年創作《中化校歌》。翌年病逝。戴國水擅長多種樂器,一生致力推廣音樂,在中華學校任教期間帶領口琴隊、銅樂隊、歌詠隊等,推動音樂教育與活動。他是蔴坡音樂藝術的先驅人物,為早年蔴坡音樂教育與發展貢獻良多。
  • 高亞思
    高亞思Kau Ah Suo(1922~),福建晉江人,本校先賢高挺評次女。1929年入化南女校幼稚園就讀,嗣後入小學後跳級就讀化南初中。1937年6月化南女校初中第六屆畢業,並於當年中華學校、化南女校聯合會考中列兩校初中考生之榜首。7月,與同學蔡清泉經新加坡負笈福建廈門集美就讀高中。高中二時曾被派往福建達德鄉民眾學校一年。1942年進入廈門大學化學系就讀。廈門大學畢業後曾任國立第一僑民師範學校數理化教員。1946年7月南返麻坡,初任教啟智夜學,翌年與夫婿潘金順老師雙雙任教中化中學。1953年隨潘金順老師赴峇株巴轄華僑中學(今華仁中學)任校長而任教該校;1955年二人受中化董事長龔鑄山之邀回中化執教。1957偕夫婿赴新加坡任教於華僑中學;1969年受聘為南僑中學校長至1988年退休,曾獲新加坡政府頒予公共服務勛章。
  • 潘金順
    潘金順(1920 ~1992),祖籍福建南安,為本校戰前董事潘斯到之子,1939年中華學校初中第 9屆業生。初中畢業後曾赴中國西南就讀中學,後轉赴廈門大學獲文學士。1947年始任本校教師,教授歷史,亦曾任訓導主任。1953至54年任峇株華僑中學(今華仁中學)校長。1955年偕夫人高亞思受董事長龔鑄山之邀回本校執教。1957年受聘於新加坡華僑中學至退休。
  • 丘絮絮
    丘絮絮(1909年-1967年),原名丘若琛,福建龍巖人,筆名絮絮、重陽、哈萊。新加坡小說家、詩人。1920年代末畢業於上海藝術大學文學系;1930年代曾在中國出版過詩集《昨夜》、《駱駝》、《生之歌》》《播種者》《教師節日》《學府風光》《丘絮絮小說選》。1939年代南來,曾在馬來亞和婆羅洲等地執教。1948年1月至12月在本校任教。1950年代初期,任《南洋青年》,《南洋教育》主編。1952-1967,任新加坡南洋華僑中學、南僑女中等學校的華文教師。
  • 葉之威
    葉之威(1913—1981),原名葉保時,出生於福建福州閩侯,1919年隨母南來新加坡與父親團聚,兩年後舉家遷往砂拉越詩巫,最終落戶馬安。1925年返回福州上中學,1933年進入上海新華藝術專科學校就讀。1937年因中日戰事爆發,輾轉到新加坡,任教於中正中學。他1939年參與新加坡華人美術研究會第四屆常年畫展,並售出油畫《垂釣》。該展覽展出包括徐悲鴻等人的作品近兩百幅,售畫所得悉數送交籌賑會賑濟祖國難民。戰後,先後任教於本校、實兆遠南華中學、太平華聯中學及瓜拉庇勞中華中小學。1952年受莊竹林之邀再赴新加坡中正中學擔任教務主任及美術教師,然而於1964年因被懷疑昰左傾分子而離開中正。1961至1970年間,多次組織繪畫團遊歷亞洲各國,並五次舉辦「十人畫展」。1969年首度舉辦個展,由南洋協會會長兼南洋商報主編連士升主持開幕。隨後在新加坡及菲律賓舉辦多次個展。他曾當選新加坡中華美術研究會會長、新加坡藝術協會副會長、東南亞美術協會會長;也曾參與組織多項美展並當綱重要角,或為主席,或為評選委員。 1981年因腦癌病逝於新加坡。新加坡國家美術館於2010年5月舉辦為期三個半月的「葉之威:風采再現」展覽,策展人劉思偉為此曾走訪我國各地,尋找葉之威的足跡,並集結成果出版了《葉之威風采再現》文集及《葉之威畫集》。 參考資料: 「葉之威:新加坡先驅畫家」網站。
  • 陳愷
    字名壽,廣東汕頭人,1932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地質科學系,獲理學士學位。曾任福建地查所技士、中央地質調查所技士、資源委員會雲南錫礦公司工程師。1934年任中央研院地質研究所助理,1943年任研究員。著有《揚子江下游鐵礦志》、《中國火成岩分布圖》、《太古界岩層在福建罕有露頭之一解釋》、《安徽盧江礬石礦研究》、《福建地質與台灣地質》等論。1951年任教於本校,任數理化教員。
  • 張 荃
    張荃(1911年2月11日—1959年3月17日),字蓀簃,別念孫,之江大學(浙江大學前身)國文系學士,祖籍中廣東揭陽縣。生於1911年2月11日。 張荃幼時失怙,年七歲侍外父姚梓芳(秋園)先生遊學京滬。姚先生為北京大學第一屆文學士,前曾應遜清最後之科舉,國學詣湛深,時譽為城派高弟。張荃日承庭訓,經十年勤學,紮下國學根柢。 大學畢業在廣州任職時,又跟隨國立中山大學教授黃任初先生學習數年。黃先生博學多才藝,張荃其教益,學問更上層樓,加以天資聰穎,家學淵源,後天努力,成就非凡,對中國古典文學之造詣尤為精深。 1934年大學畢業離後,曾先後受於浙江甬江女子中學,廣刬培道女子中學為文史教師。1941年應母校之江大學之聘為講師,1945年轉任廈門大學講師。1946年戰後赴台灣,初在台糖公司第二分公司擔任管理師,一年後離任。先後應聘為國立台灣大學,省立師範大學副教授。 1951年,與夫婿陳愷先生南遊,先後任教職於麻坡中化中學、怡保霹靂女中、雪蘭莪尊孔中學及擔任馬來亞大學中文系講師。她平日教課繁忙,仍勤於研究,筆耕不輟。後不幸患上溶血病症,迭經名醫診治,然藥石罔蒺,終於1959年3月17日辭世。 張荃畢生從事教育工作,桃李遍海內外,為華教貢獻良多,遺著有《蓀簃集》、《張荃詩文集》(高雄,1990)。 【以上描述轉載自李雲溪編、張荃著《中國女文學家的故事》(2008)】
  • 徐民謀
    徐民謀Xu Min Mou / Zee Ming Meo(1899~1963年7月15日),浙江紹興人,當代知名翻譯家,於1941年及1953年至1958年間二度任教於本校。 徐民謀1921年畢業於上海私立滬江大學,取得文學士。徐民謀在滬江大學和徐志摩及中國知名法學家吳經熊是同班同學。惟徐、吳二人一年後即離開滬江大學。在滬江大學就讀期間,他和徐志摩同為該校甚具影響力的綜合性刊物《天籟》主筆,曾在1916年12月出版的《天籟》第4卷第4號發表《博學與自利》一文。 滬江大學畢業後,徐民謀被委派到杭州蕙蘭中學教授中文與英文。二年後為了實踐英語文教學之理想,與友人合創浙江英文專修學校。二年後徐民謀因故離開杭州,輾轉任教於山西山右大學、吉林省立三中;後來復回到杭州,先後任教於浙江大學、杭州藝術專科學校、之江大學、省立師範學校、杭州市立中學。1938年上海九一八戰事爆發,乃隨省立民眾教育學校遷至鄉下。不久,避走南洋。 南來後,徐民謀最初擔任新加坡震旦學校中學部主任(1940年),翌年來到麻坡擔任中華學校英文教師。戰後,徐民謀任教於新加坡華僑中學,間中亦兼任《南洋商報》特約翻譯,專為報社翻譯外國媒體(《美聯社》、《倫敦星期快報》、《讀者文摘》、《圖畫週報》等)的新聞與評論。其中,他於1948年間翻譯了澳洲記者凱恩的長文《我在共區七年》在《南洋商報》連載,廣受讀者歡迎。 1953年9月,徐民謀受陳人浩校長之邀重回麻坡到本校但任英文教師,一直到1958年12月離職。期間他將Jalan Junid譯成仲尼路(在這之前陳人浩校長譯為居禮路)。他亦在《嫰芽》第四及第五期發表文章《我回到了麻坡》及《各民族通婚問題》。《各民族通婚問題》主張打破種族觀念,摒棄民族優越感,鼓勵異族通婚;並認為此舉能消弭民族間的畛域,是促進人類親善與和平的良方。此文大膽假設,慎密論析,一時引起轟動。 徐民謀是當代知名翻譯家,他譯著豐富,計有《伍連德自傳》(1960,新加坡南洋學會)、《羅斯福傳》(1951,新加坡南洋商報)、《羅亭》(台南市綜合出版社)、《群鶯亂飛》(1953,新加坡南洋商報)、《分家》(1973,台南市)、《小婦人》、《雙重誤會》、《世界名女人傳》(香港九龍時代書店)、《好妻子》、《門庭喜氣》(1953,新加坡南洋商報)等作品。此外,他亦以中英文創作,英文著作有小說《Five Years in Love》(1959);中文著作有雜文集《未來的世界》(1960,康民出版社)、《雜文一束》(1961,康民出版社)、《微語集》(1962,興隆印務)。 參考資料: 1.本校檔案:《中化中學1956年教職員履歷》。 2.《中化六十年》之《復校後歷任離校教職員乙覽表》。 3.南洋商報 4.《中國檔案》2013年第4期:滬江大學檔案中的徐志摩印跡。    http://dag.usst.edu.cn/s/11/t/63/a4/ae/info42158.htm 5.《嫰芽》
  • 嚴元章
    嚴元章(Yen Yuen Chang ,1909~1996年7月27日),廣東四會縣人。1931年南京金陵大學畢業後即被聘為四會中學校長。翌年赴州任國光中學教務主任。1936年考入中山大學攻讀教育碩士學位。1939年取得碩士學位後留任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 1948年,獲英國文化獎學金赴英國倫敦大學深造,並於1951年獲頒哲學博士,博士論文題目為Historic, Geographic, Cultural, Economic and Political Factors i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and English Education,導師為英國最重要的比較教育學者Nicholas A.Hans。 離開英倫後,應莊澤宣之邀來馬任教於韓江中學。1953年受聘為本校副校長。嚴博士為教育專業,投報高師班者均由他親自面試。1954年兼聘為顧問。這段期間正值本校申請復辦高中,障礙諸多,幸得嚴博士斡旅,本校高中部方得順利獲準開辦。年杪,嚴元章辭職,並受聘於翌年掌華仁中學,一直到1958年。 1960年,他受聘擔任南洋大學教授兼文學院院長、學生福利委員會主任及教育系主任。 嚴元章在擔任教總顧問期間,極極維護華文母語教育的基本權利及言論自由,反對華文中學改制而被聯邦政府遠禁止入境。 1965年後定居香港,任香港中文大學教育學院講師至19970年退休。
  • 劉抗
    劉抗(Liu Kang,1911~2004)出生於福建永春,6歲隨父南來麻坡,稍長進入中華學校就讀。15歲赴上海美術專科學校求學,師從劉海粟;後來與劉海粟、陳人浩一同遊學巴黎,作品曾入選巴黎秋季沙籠。1933年任上海美術專科學校教授,1937年偕陳人浩南返麻坡任中華學校美術主任、教務主任。戰後復校初期,亦曾短暫出任本校教務主任。嗣後去職赴新加坡。 劉抗是南洋畫派先驅、新加坡美術界的一代領袖;曾任新加坡中華美術研究會會長、新加坡藝術協會會長、新加坡文化部美術咨詢委員會會長等職;獲得過新加坡共和國公共服務勳章、新加坡「國慶勳章」、法國國家文化藝術勳章等榮譽。1998年 獲得由法國文化與通訊部頒發的法國國家文學藝術軍官級勳章。大部分作品收藏於新加坡國家美術館。
  • 戰後首任校長陳人浩
    陳人浩 Chen Jen Hao(1908~1976年10月28日),福建福州閩侯人。上海新華藝術大學畢業後留學法國巴黎在巴黎美術研院研究生,作品曾入選巴黎秋季沙龍。曾任上海美術專科學校教授兼司法研究部法醫研究所繪圖主任。1937年偕劉抗來到麻坡,嗣後執教於中華學校擔任美術老師。落腳蔴坡後,他迅速螎入本地社會,教學之餘,投入各社團。他參與青年勵志社,推動蔴坡美術活動;1939年,與黃芳奎校長等人籌創蔴屬華校教師聯合會。此外,他亦投身抗日籌賬。日據期間,他與摯友劉抗在沈連城協助下於三馬路經營咖啡店以掩護身分。 1945年日軍投降,陳人浩校長受委以重任籌措中華、化南兩校復校工作,獻議兩校合併,改稱中華化南學校,後再易名中化中小學。他並以紅綠兩個倒等邊三角形設計本校校徽寓意兩校合併。 陳人浩校長掌校十年,延攬名師,積極建設,樹立優良學風,辦學成果卓著,深獲當時英殖名官員之讚賞。1948至1952年間中化籌建今丹絨校園,校園基本規劃及校舍藍圖亦為陳人浩校長所繪,再交由建築師製圖潤飾。 陳人浩校長曾擔任麻坡華校教師會主席、柔佛董教理事會理事;1951年參與成立全國教總並被舉為首屆理事。1955年辭去中學校長,任中化小學校長一年後去職赴新加坡繼續教育工作。 陳人浩校長是一名教育家,也是一名藝術家,掌校期間為本校營造濃厚人文氣息,栽培出多名優秀藝術工作者。他尤其擅長書法,其書法造詣極高,是馬星重要的先驅人物。 陳人浩校長思想開明、溫文儒雅、和藹可親,是為人師表者的典範,也是學生心目中崇敬的師長。 陳人浩校長生平年表 1908年 出生於福建省福州閩侯。 1924年 入上海美術專科學校,主修西洋畫,兼習中國畫。師從劉海粟、陳宏、潘天受等名師。在上海美專結織劉抗。 1928年 偕劉抗留學法國,在巴黎美術研究院研習。作品曾入選巴黎秋季沙龍,亦曾在瑞士、比利時等國參加團體藝展。 1932年 受劉海粟之邀回上海美專擔任教授,亦兼任司法行政部法醫研究所繪圖主 任。 1937年 日軍侵略上海,離開上海,隨劉抗南來新馬。 1938年 任中華學校美術主任。落腳麻坡後,融入麻坡社會,積極推動美術活動,參與籌賑抗日。 1939年 黃芳奎長校長任內,發動籌組「麻屬華校教師聯合會」(麻坡華校教師會前身),與劉抗積極參與籌備工作,擬訂章則。 1941年 6月,受黃孟圭之邀赴新加坡任教於敬廬學校,擔任副校長。 1942年~1945年 日據期間,得沈連城相助與劉抗在三馬路經營咖啡店兼小客棧,名為嘉賓茶室。 1945年 積極參與中華、化南兩校復校,被推舉為合併後的中華化南學校校長,後建議易名中化中小學。 1951年 以麻坡華校教師會會長身份參與成立馬來西亞教師會總會(教總),並擔任首二屆理事。 1955年 辭去中學校長唯仍掌中化小學。 1956年 辭去小學校長,受聘赴新加坡任加冷西政府華文中學校長。 1959~1969年 擔任德明中學校長。新加坡中學教師會主席、中華美術研究會會長、南洋大學李光前文物館名譽顧問。獲新加坡共和國總統頒公共行政功績因獎章。 1976年 10月28日與世長辭。
  • 李蘊朗
    李蘊朗(1914—1969年3月23日),海南籍馬星文藝作家、媒體人;筆名蘊朗、李湘、芝茵。幼時曾居蔴坡,1930年代曾任職我中華學校圖書館職員。新加坡華僑中學畢業後負笈廣州。1937年學成歸來,歷任南洋商報特寫專欄記者、新國民日報文藝副刊主編等。時值抗日浪潮,他所主持的刊物宣傳抗戰,鼓舞人心。他的小說描寫救亡運動、日軍殘暴;他的詩作以諷刺及抒情為主。戰後曾任職於吉隆坡民聲報、新加坡中南日報、星洲日報、邵氏電影公司。1955年,他出任新加坡麗的呼聲有限公司中文節目部主任。著作有《牽牛花》、《血頌》。 參考資料: 1. 南洋商報 2. 星洲日報
  • 馮天柱
    據本校戰前校長,也是本校中華學校時期首屆高小畢業生鄭天成於1947年所撰〈校史〉載: “民國初年的教師大都是革命黨人,或來自英美,或來自日本,或因逃避袁賊之通緝,來自國內。" 文中提及馮天柱、周貫虹及許唯心三位老師。 馮天柱(1884年9月17日~1959年2月5日),字一擎,又名永麟,字翼經,湖南零陵縣楠木沖人。馮天柱於1905年加入同盟會,1906年至1908年間屢次參與革侕起義均告失敗,1911年於安徽高等巡警學堂畢業後投入黃興麾下,參加革命黨人組織的敢死隊。中華民國成立後,他回到湖南長沙創辦《天民報》。 1913年,他被派以公費赴法國巴黎留學學習政治,後來因公費被取消,他遂離開巴黎,遊歷德國、比利時等歐洲諸國及美國。旅居歐美期間遇李烈鈞,經其介紹南來新加坡協助雷鐵崖辦《國民日報》,輾轉來到蔴坡任教於本校。隨後又赴檳城辦《光華日報》。 1916年,馮天柱到香港辦報,同時開設書局,作為革命黨人的機關,密謀倒袁。 馮天柱曾歷任湖南省省長公署總務科長、政務科長、新寧縣知事、政務廳長、代省長等職。 1930年代,經歷反蔣(介石)失敗,對政治意興索然,一度隱居廬山,嗣後返回家鄉辦教育。 1949年中國政權更易後出任湖南省軍政委員會顧問。1959年2月5日病逝長沙。 馮天柱亦是一名詩人,在《國民日報》中可找到他在南洋期間的詩作。 參考資料: 1. 鄭天成,〈校史〉,星洲日報,1947年4月1日。 2. 馮吉煌,〈伯父馮天柱傳〉,《湖南文獻》季刊第8期,台北湖南同鄉會,1973年。 3. 馮資榮,〈馮天柱——慷慨揚鞭騁遠志〉,馮氏宗親網http://www.feng0762.com/thread-50110-1-1.html 4. 陳揚桂,〈湖南“清知縣”馮天柱〉,辛亥革命網http://www.xhgmw.com/m/view.php?aid=27237
  • 高雲覽
    高雲覽(1910.5.14~1956.6.13),福建廈門同安嘉禾裡人,又名高怡昌、高友慶、高法魯、高仲約。在廈門和漳州等地當記者和教員,1930年,他以共產黨領導的廈門大劫獄事件為藍本,寫成中篇小說《前夜》。1932年到上海擔任公時中學教員,加入中國左翼作家聯盟。1937年南來,在本校擔任教務主任,常為《南洋商報》投稿,並參加馬來亞共產黨領導的「抗敵後援會」的活動,曾隨南洋華僑愛國領袖陳嘉庚組織的「南洋華僑回國慰問團」回國,訪問許多地方。返回新加坡後,他發表了報導國內抗日戰爭的遊記和雜文。 日本佔領馬來亞後,他與一些抗日的文化人撤至蘇門答臘島,以經商為掩護,繼續從事抗日活動。日本投降後,他重回馬來亞,參加了中國民主同盟,參加了反對內戰的民主鬥爭,參與創辦《南僑日報》。1949年,他被新加坡英國殖民當局驅逐出境。1950年他經香港來到天津居住下來,從事專業創作。1952年至1956年,他寫成《小城春秋》這部長篇小說。1956年,他患腸癌逝世。
  • 戰前校長鄭允文
    鄭允文(1900—1973年12月20日),於1941年7月至8月任中華學校代理校長。1941年6月,潘國渠校長離任,董事會經中華民國駐星總領事函請中央僑務委員會物色聘請呂蔭荃繼任。惟呂蔭荃校長未能及時蒞任,乃委任教務主任鄭允文暫為代理校政。 鄭允文早年畢業於東中山大學,曾任砂拉越古晉新民日報編輯主任,1937年始任教於中華學校。1941年7月受聘於實兆遠南華中學。 戰後,鄭允文續在新加坡從事教育工作,曾任教中正中學;1956至1964年任光洋學校校長。 參考資料: 1.南洋商報
  • 戰前校長王志學
    湖南湘潭縣人。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系、日本早稻田大學文學部。